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ID:USTCIF),全球最活躍的科大校友組織,實時發布科大要聞與校友資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蔡剛課題組與南京農業大學王偉武課題組合作,首次揭示了ATR-ATRIP復合體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揭示了ATR激酶活化的分子機制,為研制新型ATR激酶抑制劑用于腫瘤治…
想學優雅變老的秘訣,或許可以問問生活在北極海域、生命長達200年的龐然大物「弓頭鯨」??茖W家今天公布弓頭鯨的基因藍圖,在牠們的基因組內,滿是這種生物得以超級長壽、驚人地百病不侵…
更新時間:2022-05-04 16:43:22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2日發布了Sc2.0(真核生物酵母人工基因組合成)國際合作計劃的一系列最新成果:多國科學家將基因組重排系統(SCRaMbLE)應用于酵母的合成染色體,加…
更新時間:2022-05-04 15:50:05
生物學家能測量全球所有動植物基因序列嗎,包括圖中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天堂鳥?圖片來源:TIMLAMAN/NationalGeographicCreative說到基因測序,理想主義者…
更新時間:2022-05-04 14:59:04
2022-05-04 14:23:20
央廣網深圳3月2日消息(記者鄭柱子通訊員劉旭林)「人類基因組計劃」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并稱為自然科學史上的「三大計劃」。繼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后,生命科學領域又將迎來一件大事——比人類基因組計劃更宏大的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arthBioGenomeProjec…
2022-05-04 13:54:53
科學家合成了一個細菌基因組,只包括生命所必需的基因北京時間3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制造了一個人工細菌基因組,只包括生命所需的最少量基因。這一成果使得為了特定任務——如清除石油——而定制基因組的合成生物體成為可能。這種人工細菌能夠代謝營養物質并自我復制(分裂…
2022-05-04 13:32:46
1946年10月14日,在美國鹽湖城,一名男嬰哌哌墜地,他的父母很開心的給他取名為JohnCraigVenter(克萊格·文特爾),這時候,誰都不會想到,64年后的他居然會成為世界上第一枚人造細胞「辛西婭」的「父親」。不過這位被科學家們譽為生物學怪杰的科學家的科研道理并非一帆風順…
2022-05-04 12:38:19
辛西婭3.0是僅有473個基因的細菌。(南方周末資料圖/圖)最少的基因組,但依然具有自我復制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是在實驗室里合成出來的。六年前,基因測序先驅克雷格·文特爾創造了一個具有901個基因的生命,現在,他領導的團隊創造了一個只有473個基因的生命。這是極簡主義在生命科學領…
2022-05-04 12:14:57
通過現在的3D列印技術,你可以從網上下載文件,并以此為藍圖列印出實物,這已經成為生命科學商業等多方面的技術革命,但是生物學家開始覺得自己落伍了,所以他們開始研究復制生命的方法,比如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用人造的DNA創造新生命,這是地球上首個用電腦創造的生命,那么如果你以為這是個在桶…
2022-05-04 11:52:02
2015年7月,100位遺傳學家在紐約基因組中心匯聚一堂,圍繞酵母展開討論。包含1200萬鹼基對的釀酒酵母基因,是目前為止科學家成功合成產生的最長基因組。Autodesk軟體公司Bio/Nano研究組的研究員安德魯·何塞爾(AndrewHessel)獲邀在會議上發言。臺下觀眾問他…
2022-05-04 11:30:59
科學家們成功地將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的16條染色體融合在一起,從而培育出讓幾乎整個基因組僅存在于一到兩條染色體上的新酵母菌株。含有融合染色體的酵母細胞并未表現出重大的生長缺陷,而且僅顯示出微小的基因表達變化,這提示著活的有機體可能更加耐受染色…
2022-05-04 10:38:36
2月19日,《自然》(Nature)雜志及其旗下相關的六大期刊同時在線發表24篇科技論文,發布涉及100多種人類細胞和組織的第一張表觀基因組(Epigenome)綜合圖譜。表觀基因組指的是附著在基因組上的化學標記模式,其決定了哪些基因會被激活以及它們激活的方式及時間。由于表觀基因…
2022-05-04 10:08:40
華大基因宣布,第一個人工再造真核生命體已經在華大基因及其合作伙伴的實驗室里實現了。合成生物學是繼「DNA雙螺旋發現」和「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之后,以基因組設計合成為標志的又一次突破。實現了基因組「讀與寫」的貫穿。該計劃由美國發起,工作由中、美、英、法等多國共同協作承擔,重新設計并…
2022-05-04 09:46:11
戴俊彪本文轉載自「澎湃新聞」。這些研究工作均為國際科研項目「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組計劃(Sc2.0)」的一部分,該項目由美國科學院院士JefBoeke主導。一年之前,《科學》雜志也在同一天在線發表了國際團隊共同完成的7篇??恼?。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所合成基因組學研…
2022-05-04 09:16:26
2018年5月22日,天津大學元英進教授帶領的合成生物學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期刊同期發表三篇研究長文,文中介紹了精確控制基因組重排技術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該成果填補了基因組結構變異的技術空白,提高了細胞工廠的生產效率,加速了微生物的進化和生物學知識的發現。這是繼人工合成酵母染色體…
2022-05-04 08:51:38
本報天津5月23日電(記者朱虹)5月22日,天津大學元英進教授帶領的合成生物學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期刊同期發表三篇研究長文,介紹了精確控制基因組重排技術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該成果填補了基因組結構變異的技術空白,提高了細胞工廠的生產效率,加速了微生物的進化和生物學知識的發現。這是…
2022-05-04 08:14:22
合成生物學的本質是在人類認識生命、揭示生命奧秘的基礎上,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了解生命的本質,重新或從頭設計生命體,以「人工」再現生命的現象?!负铣伞够凇冈O計」?!冈O計」生命的基礎是對生命系統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冈O計」一個完整的生物體基因組,需要了解一個完整的基因組DNA中每…
2022-05-03 17:44:29
2月27日,科技部基礎研究司與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聯合召開「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專家解讀會」,發布了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天津大學元英進教授牽頭負責的「酵母長染色體的精準定制合成」等10項研究成果入選?!钢袊茖W十大進展」遴選活動自2005年啟動,已舉辦了13屆…
2022-05-03 17:06:31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昨天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利用化學物質合成4條人工設計的釀酒酵母染色體,該項研究打破了非生命物質與生命的界限,開啟了「再造生命」的進程,中國也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具備真核基因組設計與構建能力的國家。天津大學、清華…
2022-05-03 16:37:38
人民網北京5月23日電昨日,天津大學元英進教授帶領的合成生物學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期刊同期發表《精確控制合成型單倍體和二倍體酵母基因組重排》《體外DNA重排》《雜合二倍體與跨物種基因組重排》三篇研究長文,文中介紹了精確控制基因組重排技術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該成果填補了基因組結構變…
2022-05-03 15:44:45
本報天津5月23日電(記者朱虹)5月22日,天津大學元英進教授帶領的合成生物學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期刊同期發表三篇研究長文,介紹了精確控制基因組重排技術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該成果填補了基因組結構變異的技術空白,提高了細胞工廠的生產效率,加速了微生物的進化和生物學知識的發現。這是…
2022-05-03 14:53:37
第一個人工再造真核生命體已經在華大基因及其合作伙伴的實驗室里實現了。合成生物學是繼「DNA雙螺旋發現」和「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之后,以基因組設計合成為標志的又一次突破。實現了基因組"讀與寫"的貫穿。該基因組計劃(Sc2.0Project)在國際合作組的通力協作下,工作由中、美、英…